第二戶房貸限制有哪些?央行政策下的換屋族與投資族貸款策略

當您完成了首次購屋的人生目標,累積資本後,或許會開始思考購買第二間房產。然而,您會立刻發現,申請「第二戶房貸」的遊戲規則,與首購時截然不同。

為了抑制房市過熱與防範投機炒作,台灣中央銀行實施了多年的「選擇性信用管制」,針對自然人購買第二戶(或以上)的住宅,祭出了相對嚴格的貸款限制。本文將為您完整解析 2025 年最新的第二戶房貸規範,並分別針對「換屋族」與「投資族」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。


一、為何限制第二戶?認識央行「選擇性信用管制」

「選擇性信用管制」旨在降溫房市、維持金融穩定。當央行認為房市有過熱跡象,或資金過度流向不動產時,便會出手「降溫」。購買非自住用的第二戶住宅,正是這項管制的核心目標之一。


二、2025 年最新第二戶房貸「三大緊箍咒」

截至 2025 年,如果您名下已有一戶房貸,要申請購買第二戶住宅的貸款時,將主要面臨以下三大限制:

  1. 貸款成數上限(最高七成)

    相較於首購,第二戶房貸的成數上限,在多數情況下會被限制在七成。這意味著您需要準備更為充裕的自備款。

  2. 沒有寬限期

    第二戶房貸「不得」使用寬限期。從您貸款的第一個月起,就必須開始「本金與利息」一同攤還,初期的現金流壓力較大。

  3. 利率條件較不優惠

    第二戶房貸無法適用如「新青安」等任何政府提供的首購優惠利率方案。銀行在審批時,其利率訂價通常也會比同條件的首購房貸來得略高一些。


三、換屋族的解套方案:「切結書」機制

央行的政策旨在打擊投機,而非阻礙民眾換屋的需求。因此,特別為「先買後賣」的換屋族提供了一套解套機制。

  • 解套方案:「切結書」機制:如果您確實是為了換屋而購買第二戶,您可以向銀行簽署一份「切結書」,聲明您在特定期限內(通常為一年),會將原有的第一戶房產出售。
  • 簽署後的好處:銀行可以暫時比照「第一戶」的優惠條件(如較高的貸款成數、可申請寬限期)來辦理您的新房貸。
  • 未履行的後果:若您未能在切結的期限內完成出售並塗銷第一戶的房貸,銀行將會立即「溯及既往」,向您追討先前給予的貸款條件差額(如利息),並將貸款條件全面調整回第二戶的嚴格規範。

四、投資族的資金規劃策略

對於純粹的投資族而言,無法規避第二戶的限制,因此在購屋前就必須有更周全的財務規劃:

  • 準備三成以上自備款:這是最基本的門檻,資金必須一次到位。
  • 精算租金投報率:由於沒有寬限期,您必須確保未來收取的租金,能有效覆蓋「本+息」的月付金,或是您有足夠的現金流來補足差額。
  • 保持良好信用與財力:因為貸款條件更嚴,銀行對您個人的信用分數與財力證明的審核也會更為嚴格,務必維持最佳狀態。
特別注意:高價住宅(豪宅)的更嚴格規範

除了第二戶的限制,央行對於「高價住宅」(俗稱豪宅)有著更為嚴厲的貸款管制。其貸款成數上限通常只有「四成」,且同樣沒有寬限期。申購前請向銀行確認高價住宅的認定門檻。


五、第二戶房貸常見問答 (Q&A)

Q1: 夫妻兩人,先生名下一戶,太太想用自己名字買第二戶,算第幾戶?
A: 在銀行的認定中,「戶」是以「家庭」為單位。因此,即便由太太出面申請,仍會被視為家庭的「第二戶」,適用相關管制措施。
Q2: 我第一間房屋是無貸款的,這樣買第二間算首購嗎?
A: 不算。央行的認定標準是「名下持有房屋戶數」,與該房屋有無貸款無關。只要您名下已持有住宅,再購買的就算是第二戶。
Q3: 如果我沒在期限內賣掉第一間房,銀行真的會追討嗎?
A: 會的。銀行與您簽訂的切結書具有法律效力,若您違約,銀行有權依照合約執行追討與條件變更,切勿心存僥倖。

結論:釐清身分與目的,備妥資金再出手

購買第二戶房產,無論是出於換屋的剛性需求,還是投資的理財規劃,都意味著您將用一套更嚴格的標準來與銀行打交道。在踏出這一步之前,請先釐清自己的「身分」——您是需要善用切結書的換屋族,還是需要備妥重金的投資族?唯有在了解規則、備妥銀彈後,您才能在這場進階的理財遊戲中,穩健地達成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