租屋合約範本與公證流程教學

在茫茫租屋市場中,找到心儀的房屋或理想的租客後,雙方關係的基石,就建立在一份「租賃合約」之上。這份文件不僅僅是幾張紙,更是這段租賃關係中的「憲法」。而一份草率、口頭的約定,是未來無數糾紛的溫床;一份嚴謹、合法的合約,則是保障雙方安心的護身符。

本文將為您徹底拆解現行法規下的「標準租屋合約」,並一步步教您如何透過「合約公證」,為這份合約加上一道強力的法律保障。


一、從官方範本,看懂合法租約的樣貌

最簡單也最保險的做法,就是直接使用內政部頒布的官方合約範本。一份合法的租約,必須包含以下內容:

1. 應記載事項(合約的骨架)

  • 契約當事人資訊:房東與房客的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戶籍地址與聯絡電話。
  • 租賃標的:房屋的門牌地址、租賃範圍(如是否包含車位、頂樓加蓋等)。
  • 租賃期間:明確的起租日與到期日。
  • 租金與押金:明確的月租金額、支付方式與日期;押金金額(不得超過兩個月租金)。
  • 費用負擔:水費、電費、瓦斯費、管理費等,應清楚約定由誰負擔。
  • 修繕責任:原則上房屋及附屬設備的修繕由房東負責,但損耗品或因房客因素損壞者除外。

2. 不得記載事項(小心霸王條款!)

這是租賃專法為保護承租方(房客)所劃下的紅線,即使白紙黑字寫在合約裡,也是「無效」的。請務必睜大眼睛檢查:

  • 不得約定「禁止房客申報租賃費用支出」:房客有合法報稅節稅的權利。
  • 不得約定「禁止房客申請租金補貼」:只要符合資格,房客即可申請政府補助。
  • 不得約定「房客不得遷入戶籍」
  • 不得約定「超收電費」:電費應分為夏月與非夏月,且每度單價不得超過台電公司所定之當月用電量最高級距金額。
  • 不得約定「房東可任意進入房屋」:房東未經房客同意,不得擅自進入租屋處。
  • 不得約定「預收超過一個月租金」

二、升級你的保障 — 租屋合約公證流程

若您希望進一步強化合約的保障,特別是針對高租金或長期租約,「公證」會是您最佳的選擇。

1. 為何要公證?認識「強制執行」的威力

租約公證的最大好處,在於能讓合約附加「強制執行」的效力。這對雙方都有利:

  • 對房東:若租客惡意欠租、或租約到期後拒絕搬離,房東可憑公證書,直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無須再經過漫長的訴訟程序
  • 對房客:若租約到期後,房東無故拒絕返還押金,房客同樣可憑公證書,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討回屬於自己的押金。

2. 公證流程四步驟

  1. 雙方合意,備妥文件:房東與房客都同意辦理公證後,備妥雙方身分證、印章、租賃契約(至少三份)及房屋權狀影本。
  2. 尋找公證人,預約時間:您可以向各地方法院的「公證處」或民間的「公證人事務所」預約辦理,兩者效力完全相同。
  3. 親自到場,核對身分:在約定時間,房東與房客都必須親自到場。公證人會核對雙方身分,並確認雙方都清楚了解合約內容。
  4. 簽署文件,繳納費用:在公證人面前,雙方在公證書及合約上簽名用印,並繳納公證費用後,即完成所有程序。

3. 公證費用要多少?誰來付?

公證費用是依法定的收費標準計算,主要依據「租金總額+押金」的總價值來決定,一般來說,費用約在數千元不等。至於費用由誰負擔,法律並無強制規定,實務上最常見的方式為「雙方各半」


三、租屋合約常見問答 (Q&A)

Q1: 沒用官方範本,自己手寫的合約有效嗎?
A: 只要符合契約要件(如雙方合意、標的、租金等),合約即為有效。但若其中有任何條款違反了上述「不得記載事項」,該條款依然會被認定為無效。因此,使用官方範本是最簡單也最安全的做法。
Q2: 公證是法律規定的必要程序嗎?
A: 不是。公證屬於「非必要」的加強保障措施,由雙方合意決定是否辦理。一般而言,若租金較高、租期較長,或對對方不夠熟悉時,會強烈建議辦理公證。
Q3: 簽約時一定要用印章嗎?簽名可不可以?
A: 簽名與印章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。最保險的做法是「簽名加蓋章」,但僅有簽名,只要能證明為本人親簽,合約依然有效。

結論:事前多一分用心,事後少十分操心

一份合法、周全的租賃合約,是開啟一段愉快租賃關係的基礎。花時間詳讀內政部範本的條文,能幫助您釐清所有權利義務;而多花一點費用進行公證,更是為這份關係上了一道強力的保險。不論您是房東還是房客,在簽下名字之前,請務必確認自己已完全理解所有條文,這份事前準備,將是您未來安心無憂的最佳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