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的10大審閱重點

在預售屋的交易中,最關鍵、也最能保障您權益的文件,不是美輪美奐的 DM,也不是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,而是那一份厚重、充滿法律術語的「預售屋買賣契約書」。這份合約,是您與建商之間唯一的法律憑證,未來所有權利義務的判定,都將以此為準。

政府為了保護消費者,早已頒布了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》,為合約劃定了公平的框架。然而,許多細節仍需要您親自審閱、確認。在您簽下名字、交付鉅款之前,請務必善用法律賦予您的「至少五日契約審閱期」,逐條檢視以下 10 大重點,為您的交易上緊每一顆螺絲。


預售屋契約審閱十大關鍵重點

預售屋買賣契約審閱關鍵檢核表
重點 審閱內容與法律保障
1. 契約審閱期

審閱重點: 確認合約首頁明確記載「本契約於中華民國__年__月__日經買方攜回審閱__日(契約審閱期間至少五日)」。

法律保障: 這是您的基本權利。建商催促您當場簽約屬違法行為,務必帶回合約請專業人士協助。

2. 房地標示與面積

審閱重點: 核對土地的地號、房屋戶號、以及主建物、附屬建物、共有部分的登記面積是否與廣告文宣一致。

法律保障: 土地面積、主建物或房屋登記總面積,若交屋時誤差不足,建商應「全部」找補。若面積誤差超過 3%,買方有權「解除契約」

3. 開工與使照日期

審閱重點: 合約中必須明確記載「開工日期」「取得使用執照日期」,切勿接受「預計」、「約」等模糊字眼。

法律保障: 若建商延遲取得使照,買方有權要求「遲延利息」(已繳房地價款的萬分之五乘以遲延日數)。若遲延超過三個月,買方有權解除契約

4. 建材設備與規格

審閱重點: 逐項核對合約附件的「建材設備表」,確認廚具、衛浴、門窗、地磚的「廠牌」、「型號」與「規格」都已清楚載明。

法律保障: 若建商使用的建材不符,買方有權要求更換或減少價金。務必警惕「或同級品」的模糊字眼,要求建商明確定義。

5. 房屋保固期限與範圍

審閱重點: 確認合約中的保固條款。

  • 結構部分(如樑柱、樓板):建商應保固「15 年」
  • 防水保固(屋頂、外牆、浴室):根據定型化契約,不得低於「5 年」
  • 固定建材及設備:建商應保固「自交屋日起至少 1 年」
6. 貸款約定與不足額處理

審閱重點: 確認合約中關於「買方貸款不足額時,雙方應如何處理」的條款。

法律保障: 若因「非可歸責於買方」的原因(如:銀行鑑價不足、政府信貸政策改變)導致貸款不足,買方有權選擇「解除契約」並取回款項。

7. 稅費負擔界定

審閱重點: 確認合約中關於各項稅費(如:印花稅、契稅、地價稅、房屋稅、代書費)的負擔方式。

市場慣例: 土地增值稅由賣方(建商)負擔;契稅、印花稅、登記規費通常由買方負擔。

8. 驗收與交屋保留款

審閱重點: 確認驗收程序,以及交屋保留款的額度。

法律保障: 買方有權保留「房地總價 5%」作為交屋保留款。在建商完成所有驗收缺失的修繕之前,您都有權拒絕支付這筆款項。

9. 違約條款與罰則上限

審閱重點: 仔細閱讀買賣雙方的違約責任,特別是買方違約時,建商可沒收的最高違約金上限。

法律保障: 買方違約時,建商可沒收的違約金,最高不得超過「房地總價的 15%」

10. 口頭承諾書面化

審閱重點: 這是最重要的自保之道!銷售人員的所有口頭承諾(例如:贈送家電、升級特定建材),都必須以「白紙黑字」的方式,寫入合約的「其他約定事項」或「附件」中。

法律保障: 只有寫進合約的內容,才具備法律效力。口說無憑,是所有契約行為的鐵律。


結論:您的簽名,價值千萬

一份預售屋買賣契約,動輒數十頁,內容繁雜,但每一個字都可能影響您千萬資產的權益。請務必善用您的契約審閱期,放慢腳步,逐條比對。您今天在審閱合約上所多花的一分心力,都將成為對您未來家園,多一分堅實的保障。記住,在所有疑慮都釐清之前,切勿輕易簽下您的名字。